通信专业水平考试-中级互联网技术考试大纲解读

 
本文最后更新于

通信专业水平考试-中级互联网技术考试大纲解读

科目 1:通信专业综合能力(中级)

1. 通信职业道德

1.1 职业道德概述

(1)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并在其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特点:
1. 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适用性
2. 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稳定型和连续性
3. 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具体性

(2)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范畴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6方面: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信誉、职业尊严、职业纪律

1.2 掌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了解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2)掌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3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

(1)了解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两重性

(2)掌握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通信科学技术工作的职业特点、通信科学技术职业道德的特点。

(3)掌握通信职业道德的含义以及通信科学技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 法律法规

2.1 《中华人们共和国电信条例》

2.2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协议》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4 其他相关法规

3. 计算机应用基础

3.1 计算机概述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和应用。

3.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3.3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掌握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和计算机中表示的数据。

3.4 数据库系统

(1)掌握信息和数据、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3)理解数据库系统结构

3.5 多媒体技术

(1)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多媒体系统的组成

(3)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4. 通信系统

4.1 通信系统概述

(1)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2)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

4.2 信道及其特性

(1)了解信道的定义和分类、信道特性、信道中的噪声。

(2)掌握信道容量

4.3 信源编码

(1)了解信源与信源编码的概念、抽样定理、其他信源编码。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

4.4 信道编码

了解差错控制的概念、信道编码的思想、常用的信道编码及应用。

4.5 调制

(1)了解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特性。

(2)了解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抗噪声性能特点。

(3)了解 2ASK、2FSK、2PSK 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特点。

(4)了解改进行数字调制信号的特点。

(5)了解复用技术、多址技术、和双工技术的基本特征。

5. 现代通信网

5.1 通信网概述

(1)掌握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2)了解下一代网络的演进。

5.2 交换与控制

(1)了解数据交换、IP 交换的工作就原理。

(2)了解 IP 多媒体子系统的体系结构

(3)掌握功能实体的功能。

(4)了解 IMS 中的接口和协议。

5.3 传输网

(1)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光纤的分类、工作波长、传输损耗、色散及 ITU-T 规范光纤类型。

(3)掌握 SDH 传输速率与帧结构、SDH 复用路线、网元类型及分层结构。

(4)掌握光接口的位置及参数。

(5)掌握 MSTP 以太网封装、级联技术及链路容量调整机制。

(6)掌握 ASON 的功能结构、3 个平面、3 个接口以及所支持的 3 种连接类型。

(7)掌握 DWDM 的系统组成、网元类型、组网及主光通道的定义。

(8)了解微波通信的特点。

(9)掌握微波站的分类、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10)掌握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地球站的组成。

(11)了解卫星通信系统常用传输方式和卫星通信地球站。

5.4 接入网

(1)掌握接入网在通信网中的位置、接入网的定义、接口定界以及接入网的功能。

位置:用户终端与交换网之间
定义:由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 Node Interface,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之间的一些列传送实体组成。
可经由 Q3 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5 个主要功能:
(1)用户口功能。将特定的 UNI 的要求适配到 CF 和 AN-SMF。
(2)业务口功能。将特定的 SNI 的要求与公共承载相适配以便 CF 处理。
(3)核心功能(Core Function,CF)。
(4)传送功能(Transfer Function,TF)。
(5)AN 系统管理功能(AN Syetem Management Fucntion,AN-SMF)

(2)了解双向 HFC 系统结构及频谱划分。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ybrid Fiber-Coaxial,HFC)。通过频分复用将不同的业务调制到不同的频段传输。
双向 HFC 由 3 部分组成:前端、干线、分配网。
下行广播(87MHz~863MHz)。上行点对点(5MHz~65MHz)。

(3)掌握光纤接入的应用类型。

FTTC,光纤到路边,Fiber To The Curb
FTTB,光纤到楼,Fiber To The Building
FTTO,光纤到办公室,Fiber To The Office
FTTH,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

(4)了解 FTTx+LAN 接入。

(5)掌握无源光网络的结构及参考模型。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由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光合/分路器(Spliter)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UN)组成,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PON 组网采用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tiplexing,WDM) 技术,实现单芯双向传输。
下行广播,波长 1490nm。上行 TDMA 技术,波长 1310nm。

(6)掌握 EPON 组网、EPON 上/下行数据的传输及应用。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是将信息封装成以太网帧进行传输的 PON。目前上下行对称的 1.25Gbit/s,可到 10Gbit/s,分光比为 1:16,1:32。

基于 EPON 技术的 FTTx 组网应用:企业用户、住宅小区。

(7)了解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组网及传输速率。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igabit PON,GPON)是将信息封装成一种新的 GEM 帧进行传输的 PON。最大距离 20km,分光比为 1:64,1:128。

(8)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协议标准:
802.11:最高 2Mbit/s,已不再使用
802.11b:最高 11Mbit/s,2.4GHz,易受干扰
802.11a:最高 54Mbit/s,5GHz,穿墙差
802.11g:结合802.11b、802.11a,2.4GHz 下 11Mbit/s,5GHz 下 54Mbit/s
802.11n:将 802.11a 及 802.11g 的速率提高到 300Mbit/s 甚至是 600Mbit/s。使用了 MIMO(多入多出)与OFDM(正交频分复用),采用了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容易干扰附近的 802.11b/g 网络。

(9)了解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

5.5 支撑网

(1)掌握 No.7 信令网的组成及信令方式、我国信令网的网路基结构。

(2)了解同步方式。

(3)掌握我国同步网的网络结构。主从同步网中从时钟的工作模式及主从同步时钟等级。

5.6 软件定义网络

(1)掌握 SDN 的网路基架构。

(2)了解 SDN 的中俩个接口。

5.7 网络功能虚拟化

了解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概念和架构。

6. 移动通信

6.1 移动通信概述

6.2 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6.3 常用移动通信系统

7. 互联网与物联网

7.1 数据通信基础

7.2 互联网

7.3 物联网

8. 现代电信业务

8.1 电信业务概述

8.2 基础电信业务

8.3 增值电信业务

8.4 信息通信业务发展趋势

9. 通信网络安全

9.1 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9.2 电信网络安全

10.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10.1 项目管理概述

10.2通信工程项目管理

11. 通信专业外语

(1)了解科技外语的表达特点

(2)掌握信息通信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

(3)掌握科技外语翻译技巧

科目 2: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

1. 计算机网络与协议

1.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4 计算机网络分层模型

2. 局域网

2.1 局域网基本原理

2.2 局域网协议

2.3 以太网

2.4 高速以太网

2.5 无线局域网

2.6 局域网的规划设计

3. 互联网

3.1 网络互联设备

3.2 Internet 协议

3.3 IPv6

3.4 Internet 路由协议

3.5 城域网

4. 网络操作系统

4.1 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4.2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

4.3 UNIX 操作系统

4.4 Linux 操作系统

5. 交换技术

5.1 交换机的数据转发

5.2 VLAN 技术

5.3 多层交换技术

5.4 CDN 技术

5.5 SDH 技术

6. 网络安全

6.1 网络安全原理

6.2 密码学

6.3 网路基安全应用

6.4 系统安全

7. 数据库基础

7.1 数据库系统

7.2 关系型数据库

7.3 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7.4 其他数据库应用技术

8. 数据存储基础

8.1 数据存储概念

8.2 数据存储设备

8.3 磁盘阵列

8.4 文件系统

8.5 网络存储技术

8.6 数据保护

9. 软件开发基础

9.1 程序设计基础

9.2 数据结构与算法

9.3 软件工程

10. 云计算架构与应用

10.1 云计算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10.2 云计算常见软件工具

10.3 云数据中心网络

10.4 云安全架构与应用

11. 大数据技术及应用

11.1 大数据基本概念

11.2 大数据技术

11.3 Hadoop 技术架构

11.4 大数据应用发展

11.5 大数据产业生态

11.6 大数据标准化体系

11.7 大数据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12. 物联网

12.1 物联网的定义个特征

12.2 物联网技术架构

12.3 自动识别技术

12.4 传感器技术

12.5 定位系统

12.6 物联网接入技术

12.7 物联网应用

12.8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